第八篇 在老底嘉的召會

第八篇 在老底嘉的召會

讀經:啓三 14 ~ 22
 
壹    『老底嘉』原文意『平民(或平信徒)的意見、決斷』—啓三 14:
一    非拉鐵非一墮落,就成爲老底嘉;給在非拉鐵非的召會惟一的警告,是他們要持守他們所有的,免得有人奪去他們的冠冕:
    1    他們不要到一個時候,以爲一樣的事作慣了,就把它改一改;不要到一個時候,以爲作了這麼多年了,就把它換一換—要遵守主的話,不否認主的名—8、11 節。
    2    他們所作的是對的,有主的祝福;因此,他們還要再作;他們要持守他們所有的,不要丟掉!
 
二    老底嘉是走了樣的非拉鐵非;弟兄相愛失去的時候,多數人的意見就是通過的意見,多數人贊成就行了:
    1    甚麼時候弟兄相愛失去了,身體的關係和感覺就失去了。
    2    生命的交通也失去,所剩下的就是人的意見。
 

貳    『我知道你的行爲,你也不冷也不熱;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。你旣如溫水,也不熱也不冷,我就要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。因爲你說,我是富足,已經發了財,一樣都不缺;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的』—15 ~ 17 節:
一    在主眼中,老底嘉的特點是不冷不熱和屬靈的驕傲:
    1    屬靈的驕傲是從已往的歷史來的;曾有一次他們是富足的,他們就以爲今天仍然是富足的;已往的故事他們今天還記得,但是已往的生命失去了。
    2    曾有一次主憐憫他們,他們記得那個歷史,而今天卻失去了那個實際。
    3    他們還記得他們是富足,發了財,一樣都不缺,但現在他們是貧窮、瞎眼的。

 
二    我們如果要繼續在非拉鐵非的路上並避免成爲老底嘉,就得學習在神面前降卑自己—太五 3,十九23 ~ 24,賽五七 15:
    1    『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…愛是永不敗落』—林前十三 4下、8 上。
    2    要記得,我們沒有一樣不是領受來的—四 7,參二 12,約三 27,彼前四 10。
    3    活在主面前的人,不覺得自己是富足的。
 
三    老底嘉就是說起來樣樣都知道,事實上沒有一樣是熱切的;說起來,樣樣都有,但是沒有一樣是能彀把命拚上的;記得已往時候的光榮,卻忘記了今天在神面前的光景;已過是非拉鐵非,但今天是老底嘉。
 
四    當人在神面前起首驕傲,離棄生命的路,不重實際,只記得已往的歷史和自己的富足,惟一所剩下的就是大眾的意見:
    1    只能大家商量事情,好像是民主,但是不能有身體的關係。
    2    你如果不認識身體的捆綁、身體的權柄和身體的生命,就也不能認識弟兄相愛。
 
五    跟從主的人,沒有驕傲;驕傲的人,就從主的口中被吐出去:
    1    求主憐憫我們;這是對我們眾人的警告;我們要不說驕傲的話。
    2    人要不說驕傲的話,只有一直活在主面前;只有一直活在神面前的,才不會看見自己是富足,才能不驕傲。
六    爲著主和召會火熱,就是要沸騰;因著不冷不熱而從主的口中被吐出去,乃是被主棄絕,不得再享受主對祂的召會所是之一切。
 
七    在主眼中,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有以下五個特徵:
    1    她是困苦的,因爲她誇口她在道理上虛空知識的豐富,而實際上她在對基督之豐富的經歷上是極其貧窮的。
    2    她是可憐的,因爲她是赤身、瞎眼、滿了羞恥和黑暗。
    3    她是貧窮的,因爲她在經歷基督上並在神經綸的屬靈實際上是貧窮的。
    4    她是瞎眼的,因爲她在真實屬靈的事上沒有真實屬靈的內在眼光。
    5    她是赤身的,因爲她沒有憑基督活著,也沒有活出基督作她主觀的義,作第二件衣服,遮蓋她每天的生活行動—詩四五 1 ~ 2、9、13 ~ 14,太二二 11 ~ 12,腓三 8 ~ 9,
    啓十九 8。
叁    『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,叫你富足;又買白衣穿上,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;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,使你能看見。凡我所愛的,我就責備管教;所以你要發熱心,也要悔改』—三18 ~ 19:
一    聖經把我們那運行作工的信(加五 6)比喻爲金子(彼前一 7),並且神聖的性情,就是基督的神性,也是由金子表徵的(出二五 11);我們乃是藉信有分於神的性情(彼後一 1、4 ~ 5):
    1    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,基督有道理的認識,但沒有多少活的信,以有分於基督的神聖元素。
    2    她需要付代價,經過火煉的試驗,得著金的信,使她能有分於真金,就是基督自己,作祂身體生命的元素。
    3    如此她才能成爲純金的燈臺(啓一 20),好建造金的新耶路撒冷(二一 18)。
 
二    白衣指蒙主稱許的行爲,就是主自己從召會活出來,這是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所需要的,好遮蓋她的赤身。
    
三    那擦眼睛所需要的眼藥,必是指膏抹的靈(約壹二27),也就是主自己這賜生命的靈(林前十五 45 下);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需要這種眼藥醫治她的瞎眼(參伯四二 5 ~ 6):
    1    按新約的意義說,看見神等於得著神;得著神就是在神的元素、生命和性情上接受神,使我們被神構成—參太五8。
    2    看見神使我們變化(林後三 16、18,參約壹三 2),因爲我們看見神時,就把祂的元素接受到我們裏面,我們舊的元素也被排除了;這新陳代謝的過程就是變化(羅十二2)。
    3    看見神就是被變化成爲神人基督榮耀的形像,使我們得以在神的生命裏彰顯神,並在祂的權柄裏代表祂。
    4    我們越看見神、認識神並愛神,就越厭惡自己,越否認自己—伯四二 5 ~ 6,太十六 24,路九 23,十四 26。
 
四    死的虛空知識和道理的儀式,使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不冷不熱;她需要爲她的不冷不熱悔改而發熱心、沸騰、火燒,藉此重得享受基督的實際。
肆    『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;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裏,我與他,他與我要一同坐席』—啓三 20:
一    這裏的門不是個人的心門,乃是召會的門:
    1    主是召會的元首,祂站在墮落召會的門外叩門。
    2    我們必須認識並抓牢這一個原則:神的同在乃是一切問題的準則;無論我們怎樣作,都必須留意有沒有神的同在—出三三 11、14,林後二 10,詩二七 8,一○五 4。
 
二    這門是召會的門,但需要個別的信徒打開:
    1    在老底嘉的召會有知識,卻沒有主的同在。
    2    主是在對付整個召會,但接受主的對付好享受祂爲筵席,必須是個人並主觀的事。
伍    『得勝的,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,就如我得了勝,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樣。那靈向眾召會所說的話,凡有耳的,就應當聽』—啓三 21 ~ 22:
一    這裏的得勝,是指勝過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中,不冷不熱和驕傲的光景,並出代價買所需之物,且開門讓主進來;基督這獨一的得勝者包括了所有的得勝者。
 
二    在主的寶座上與主同坐,乃是給得勝者的賞賜,使他在要來的千年國有分於主的權柄,與主同王,管理全地。
 
三    我們需要看見,在啓示錄二、三章的七封書信是寫給七個召會的一卷書;這些書信是主分別寫給七個特定的召會(二 1、8、12、18,三 1、7、14),但這七封書信寄出時,不是七卷書,乃是一卷書。
 
四    雖然七封書信的內容有所不同,但在每一封書信的末了都有同樣結束的話:『那靈向眾召會所說的話,凡有耳的,就應當聽』—二 7、11、H、29,三 6、13、22:
1    這就是說,每一封書信都是寫給眾召會的,這也指明眾召會在一切主耶穌正面的事上應當是相同的;在主對七個召會所說的話中,正面的事是主所稱讚、加強、鼓勵並推崇,要召會在這些事上洋溢的。
2    七個召會只有在反面的事上是反常不同的,這些事是主所責備、審判、定罪並改正,爲要消除的。
 
五    不冷不熱的召會若忘記所有的死知識,聽活的、焚燒的靈所說的話,就要從墮落的情形裏被拯救出來。
 
 
職事信息摘錄:
第七個召會—老底嘉
在〔啓示錄二至三章的〕七個召會裏,有五個召會受責備,一個召會沒有受責備,一個召會完全被稱讚。完全被稱讚的乃是非拉鐵非。羅馬教、更正教、非拉鐵非,都要繼續到主耶穌再來。那最末了的一個召會,就是第七個—老底嘉,也要繼續到主耶穌再來。如果撒狄是從推雅推喇出來的,非拉鐵非是從撒狄出來的,就老底嘉是從非拉鐵非出來的。你看見麼?一個生一個。
老底嘉是非拉鐵非墮落而成的
所以,今天的問題在這裏,非拉鐵非如果失敗的話,非拉鐵非就變作老底嘉。千萬不要弄錯了,以爲說更正教是老底嘉。沒有這件事。更正教是撒狄,不是老底嘉。請記得,今天的更正教只會作撒狄,不會作老底嘉。讀聖經的人,不能糊塗的在那裏說,他們是老底嘉。不,他們是撒狄。乃是非拉鐵非墮落了才變成老底嘉。撒狄是從推雅推喇出來的,是進步的;非拉鐵非是從撒狄出來的,也是進步的;老底嘉是從非拉鐵非出來的,但是退步的。四個召會都要一直繼續到主耶穌再來。
老底嘉是變相的非拉鐵非,是走了樣的非拉鐵非。有一天弟兄相愛失去的時候,就馬上變作眾人的意見。這就是老底嘉的意思。老底嘉是一個城的名字,是羅馬的一個王子,恩帝荷格斯(Entiochus)所起的名。他有一個妻子,名字叫作老底奧斯(Laodios),他就採取他妻子的這個名字,把『奧斯』拿掉,加上『細亞』,或者『嘉』,變成老底細亞(Laodicea),或作老底嘉。『老』這一個字,在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眾人,『細亞』或者『嘉』的意思,就是意見。
當非拉鐵非墮落的時候,弟兄就變作眾人,弟兄相愛就變作眾人的意見。愛心變作意見。弟兄相愛,那是活的東西;眾人的意見,那是死的東西。甚麼時候弟兄相愛一沒有,身體的關係一取消,生命上的來往一失去,所剩下的,就是大家的意見。沒有主的意見;大多數通過、投票、舉手而已。非拉鐵非墮落的時候,就變作老底嘉。
不冷不熱而有屬靈的驕傲
三章十五節:『我知道你的行爲,你也不冷也不熱;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。』這就是老底嘉的特點。十七節:『你說,我是富足,已經發了財,一樣都不缺;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的。』這就是老底嘉的特點。老底嘉的特點,就是不冷不熱,而在主面前有屬靈的驕傲。『我是富足』,說一句就彀了;但他又說,『我已經發了財。』說了兩句應該彀了,但他又說,『我是一樣都不缺。』『你是那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的。』這是主的看法。這些屬靈的驕傲是從那裏來的呢?是從已往的歷史來的。曾有一次他們是富足的,他們就以爲今天仍然是富足的。曾有一次主憐憫他們,他們記得那一個歷史,而今天卻失去了那一個實際。
已往的生命今天沒有了
今天在更正教裏,難得有一個人誇口自己屬靈的富足。我在外國曾遇見多少更正教的首領,連在中國的更正教牧師也是這樣,他們都說,『我們不行!我們不行!』你不能在撒狄裏面遇見驕傲的人。只有一班的人,從前是非拉鐵非,神的話是遵守的,神的名是沒有棄絕的,可是已往的生命今天沒有了。已往的故事今天還記得,但是已往的生命沒有了!已往的歷史今天還記得,記得我是富足,發了財,一樣都不缺,但現在是貧窮、瞎眼的!我告訴你們,只有一班的人,能誇口他們的富足,就是墮落的非拉鐵非,就是失去了能力和生命的非拉鐵非!
 
要學習在神面前謙卑
所以弟兄姊妹要記得,你們如果要繼續在非拉鐵非的道路上,你們就得學習在神面前謙卑。有的時候,我聽見有的弟兄說,『神的祝福在我們中間。』我承認這話,但是說這話的時候,特別要小心。一不小心,你就覺得說,那一個是老底嘉的味道。
我們是富足,我們已經發了財,我們一樣都不缺。我告訴你們,如果有一天你站在那一個地位上,你是很近老底嘉了!
要記得,我們沒有一樣不是領受來的。四圍的人可以充滿了死亡,但是這並不需要你知道你自己是充滿了生命。四圍的人都可以貧窮,但是用不著你知道你是財主。活在主面前的人,不覺得自己是富足的。願神憐憫我們,叫我們學習活在主的面前,可以富足,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是富足的。摩西臉上發光,自己卻不知道,這是更好的事!一知道,就變作老底嘉。一知道,結果就是也不冷,也不熱。老底嘉,就是說起來樣樣都知道,事實上沒有一樣是熱切的。說起來,樣樣都有,但是沒有一樣是能彀把命拚上的。記得已往時候的光榮,卻忘記了今天在神面前的光景。已過是非拉鐵非,但今天是老底嘉。
要爲自己挑選召會的道路
我今天把這四個召會〔推雅推喇、撒狄、非拉鐵非、老底嘉〕擺在你們面前。自從羅馬教之後,有四種的召會產生,這四種的召會要一直繼續到主耶穌再來。今天每一個神的兒女,都得挑選自己召會的道路。我是要作羅馬教的人呢?我是要作更正教的人呢?我是要跟從羅馬教的合一呢?我是要跟從更正教那麼多的宗派呢?或者我是要行走非拉鐵非的路?或者我曾有一陣是非拉鐵非,而今天活在已往的歷史裏,來誇口我已往的榮耀,作一個老底嘉的人?請你們記得,當人在神面前起首驕傲,離開生命,不重實際,只記得已往的歷史,看見自己的富足,在這一種人的裏頭就是大眾的意見,只能大家商量事情。這好像是民主,但是不能有身體的關係。你如果不認識身體的捆綁,不認識身體的權柄,不認識身體的生命,就也不能認識弟兄相愛。
這四種不同的召會要一直繼續;所以,我們要忠心的繼續在非拉鐵非的裏面。不要好奇去問看,羅馬教是怎麼一回事。好奇的人常常要受虧。不要去摸更正教的各宗派,這不是神的路。
聖經清楚的給我們看見,整個更正教的運動有神的祝福,但是有許多被定罪的,有許多受責備的,用不著我們去查考、去問。我們要學習站在非拉鐵非的地位上,總是遵守主的話,不棄絕主的名。站在弟兄的地位上,千萬不要驕傲!不要在羅馬教面前驕傲,不要在更正教面前驕傲,不要在各宗派面前驕傲。
你一驕傲,你就是老底嘉,不是非拉鐵非!甚麼時候,你在他們面前驕傲,你就不是非拉鐵非,你是老底嘉。你們要在那一條路上走?求神賜福給祂的兒女,給弟兄們在召會的事情上,能走一條正直的路。
主所定規召會的道路,是非拉鐵非。我雖不能有千萬的憑據來說,我能彀有百千的憑據來說,許多神最好的兒女,都講這一個話,都走這一條路。更正教整個問題解決了,就不要去找那些細的。羅馬教整個問題解決了,也就不要去找那些細的。
羅馬教有二十一個公會在中國,不要加入羅馬教,也就不必問到底要加入那一個公會。羅馬教整個問題過去了,二十一個公會也過去了。照樣,更正教整個問題都解決了,所有一千五百個宗派都過去了。
主的道路只有一個,就是非拉鐵非。要走在這一條道路上!但是要小心,不要驕傲。一走非拉鐵非的路,最大的試探是驕傲。『我比你好,我的真理比你清楚,比你懂得多!我們只有主的名字,和你們不一樣!』一驕傲,馬上就落到老底嘉去。跟從主的人,沒有驕傲。驕傲的人,就被主吐出去。求主憐憫!我警告你們,要不說驕傲的話!人要不說驕傲的話,只有一直活在神面前。也只有一直活在神面前的,才不會看見自己富足,才能不驕傲!(初信造就下册,二八二至二八七頁)。
主對得勝者的應許
與主一同坐席

主在啓示錄三章二十節又說,祂進到那個開門的人那裏時,主與他,他與主,要一同坐席。『坐席』原文指在晚上用一天的正餐。坐席不單是喫一種食物,乃是喫豐盛的筵席。這可能含示以色列人喫迦南美地豐富的出產這豫表的應驗(書五10 ~ 12)。這裏所應許的坐席,不單是指著將來,也是指著今天。你若是個得勝者,當主在國度裏來臨的時候,你就有特權與祂同喫。但在那天以前,你可以享受與祂一同坐席。
好多基督徒藉用啓示錄三章二十節,傳不彀全備的福音。他們告訴罪人說,基督在他們的心門外叩門,他們若打開心門,基督就要進來。他們所說的就是這麼多。你曾聽過一篇信息說,你若打開門,基督要進到你裏面,與你一同坐席麼?
我們若把啓示錄二、三章裏的七封書信,全面的看過,就知道主很高舉喫祂自己這件事,就是接受祂自己作我們生命的供應,使我們長大、變化,成爲與祂一樣。這完全是一件喫耶穌作生命樹,作嗎哪,作一日之正餐的事。主高舉喫祂這事的時候,同時排斥了四種教訓,就是巴蘭的教訓(二 14)、尼哥拉黨的教訓(15)、耶洗別的教訓(20)以及撒但深奧之事的教訓(24)。你若沒有辨別偽鈔和真鈔的能力,最好不要接受任何的鈔票,只接受真金就好了。照樣,我們最好不要接受教訓,只單單接受活的基督。
我們在舊約裏,看見喫基督的三個階段:在園子裏喫生命樹,在曠野喫嗎哪,以及在美地喫豐富的出產。我們都經過這些階段。我們在園子裏被造;以後因著墮落,我們落到埃及;得救以後,我們都出了埃及,脫離了世界,並在迎見主的路上。當我們在迎見主的旅程中,我們是在曠野,在那裏有嗎哪的供應。
請記得,隱藏嗎哪的應許,是給屬世召會裏的得勝者,指明別迦摩召會已經回到埃及去了。在埃及找不到嗎哪,曠野裏才有,而隱藏的嗎哪只能在至聖所裏找到。別迦摩召會成了屬世的召會,在埃及的召會,在那裏沒有嗎哪。我們若要喫嗎哪,不論是公開的嗎哪,或是隱藏的嗎哪,就必須從埃及出來。我們必須逃離有撒但住處和撒但座位的地方,出到曠野,先喫公開的嗎哪,然後再進前來到至聖所,進入約櫃,喫隱藏的嗎哪。這七封書信好像最終要把我們帶進美地,就是基督自己。在這美地上,我們享受基督作筵席。以色列人每年過節的時候,都與神一同坐席,而神也與他們一同坐席。這是給老底嘉召會得勝者之應許的一個豫表。凡向祂開門的,主應許與他一同坐席,這含示在每年過節時享受迦南美地豐富出產的思想。因此,給以弗所召會的信中,題到喫生命樹;給別迦摩召會的信中,題到在世界之外喫隱藏的嗎哪;而給老底嘉召會的信中,又隱指在每年過節的時候,享受迦南美地的豐富出產。每逢以色列人過節的時候,他們都與神同喫,把他們所喫的獻給神,讓神與他們同喫。照樣,主告訴我們,祂要與我們一同坐席,我們也要與祂一同坐席。我們若有這個全面的看見,就知道今天我們必須著重那一點。我們不是爲著教訓,乃是爲著完滿享受基督作生命樹、作嗎哪、作美地豐富的出產。
與主同坐寶座
在啓示錄三章二十一節,主說,『得勝的,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,就如我得了勝,在我父的寶座上與祂同坐一樣。』與主一同坐寶座,是給得勝者的一個賞賜,使他在要來的千年國有分於主的權柄。這就是說,得勝者要與基督一同作王,管理全地。我再說,這七封書信中所有的應許,嚴格說來,都與要來的國度有關。一切關於受虧損或受苦消極的話,都是指著在要來國度裏的損失;而一切關於得著或享受積極的話,都是指著在國度時代裏,享受基督作我們特別的分說的。我們必須有透視力,正確領會這些應許。雖然如此,在原則上這些應許也可以應用在今天,我們現在就可以豫嘗。我們不必等到進入國度時代,才享受這一切特別的分。在今天的召會生活裏,我們就有權利享受國度。爲著召會生活讚美主!
那靈所說的話
不冷不熱的召會,裝滿了叫人冰冷的知識,卻缺少焚燒的靈。她不再需要死的知識,卻極其需要活的靈所說的話。她若忘記所有的死知識,聽活的靈所說的話,她就要從墮落的情形裏被拯救出來。
七個召會不僅豫言式的表徵召會在七個時代的過程,如我們所看過的,也表徵召會歷史中的七類召會:初期的召會、受苦的召會、屬世的召會、背道的召會、改革的召會、恢復的召會以及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。初期的召會延續爲受苦的召會,受苦的召會轉變成屬世的召會,屬世的召會變成背道的召會。因此,頭四個召會,最終成了一類的召會,就是背道的召會—羅馬天主教。然後就是改革的召會,她是對背道召會的反應,成了另一類的召會,就是沒有完全恢復的召會。因此,恢復的召會接著被興起,完全恢復了正當的召會生活,可視爲第三類的召會。因著恢復的召會墮落了,便出現恢復後又墮落的召會,可算爲第四類的召會。這四類召會都要存留到主回來。無疑的,惟有恢復的召會能成就神永遠的定旨,也惟有她是主所要的。我們必須接受主的選擇(啓示錄生命讀經,二四九至二五三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