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篇 在撒狄的召會

第六篇 在撒狄的召會

讀經:啓三 1 ~ 6
 
壹    就表號說,在撒狄的召會豫表從改教至基督再來時的更正教—啓三 1 上:
一    當召會一直墮落到耶洗別時期,神不能再容讓了(二18、20);在撒狄的召會乃是神對推雅推喇的反應。
二    撒狄來了,因爲主看見推雅推喇的情形;撒狄原文意『餘數』、『餘剩者』或『恢復』。
貳    『我知道你的行爲,按名你是活的,其實是死的』—三 1:
一    許多人以爲更正教是活的,主卻說她是死的;她已經失去生命的活力,不過徒具虛名。
二    更正教歷史中一再出現的復興運動,正是證明更正教各公會的死沉。
三    我們當然不要留在撒狄召會的光景中;我們要在傳福音上,在滋養新人上,在成全聖徒上,在申言建造基督的身體上,是活的、是活動的—約十五 16,太二四 45,弗四 12,林前十四 1、3 ~ 5、12。
叁    『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,這樣說』—啓三 1:
一    神的七靈是爲著使召會加強的活,七星是爲著使召會加強的亮—一 4、16 上、20。
二    死沉、改革的召會需要神七倍加強的靈,以及發亮的領頭人—三 1。
三    這七倍加強的靈是活的,是死的字句知識所永遠不能頂替的—林後三 6。
四    七靈與七星相符—啓三 1:
    1    星是召會的使者,就是在地方召會中的領頭人;這樣的使者應當與神的七靈是一。
    2    星乃是那些在黑暗中發光,並使人從錯誤的路上轉到正路上去的人—但十二 3。
    3    啓示錄一章二十節和三章一節表明:星不只聯於那靈,也聯於眾召會;我們若要有那活星或眾活星,就需要那靈和召會。
 

肆    『我沒有見到你的行爲,在我神面前有一樣是完成的』—2 節:
一    在神看來,在所謂的改革召會中,沒有完成的工作;都是有頭沒尾。
二    改教運動發起的事,沒有一樣藉更正教完成;所以,需要在非拉鐵非的召會(7~13),表徵恢復的召會,來完成。
三    改教並沒有把召會改回當初的情形,不過是叫世界的召會變作國家的召會而已—參太十六 18,十八17,林前一 2,弗一 22 ~ 23,啓一 11。
四    主是完成的主,所以祂要求完成—腓一 6。

伍    『若不儆醒,我必臨到你那裏如同賊一樣。我幾時臨到,你也絕不能知道』—啓三 3:
一    這節經文指明基督是那要像賊一樣臨到,偷取祂的寶物(祂所寶貴的尋求者)的一位。
二    許多信徒旣在屬靈上是死的,就不會察覺主向尋求祂的人隱密的顯現,要像賊一樣臨到。
三    只有那些在生命裏成熟,在魂裏變化的人,才彀貴重讓主偷走—3 節。
四    我們必須在主隱密的來臨之前徹底豫備好;因此,我們都要豫備好,並要儆醒—路二一 36,太二四42 ~ 44。
陸    『在撒狄,你還有幾名是未曾玷污自己衣服的,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,因爲他們是配得過的』—啓三 4:
一    在聖經裏,衣服表徵我們行事爲人並生活上的所是—4 節。
二    玷污衣服特指沾染死亡;玷污的衣服指有了死亡,或沒有生命:
    1    在神面前死比罪更能玷污人—利十一 24 ~ 25,民六 6 ~7、9。
    2    啓示錄三章四節裏的玷污,是指一切帶著死亡性質的東西。
    3    撒狄的玷污,不是被罪玷污,乃是被死亡玷污。
三    那些未曾玷污自己衣服的人要穿白衣與主同行—4節:
    1    『白』不但表徵純潔,也表徵蒙稱許—七 9。
    2    在三章四節,白衣表徵行事爲人並生活不受死亡玷污,並要蒙主稱許;這是與主同行,特別在要來的國度裏與主同行的資格。
    3    穿白衣行走,是指生活不受死亡玷污,並在生命裏蒙主稱許。
柒    『得勝的,必這樣穿白衣』—5 節上:
一    這裏的得勝,是指勝過更正教死的光景,卽勝過死的更正教。
二    基督是給得勝者穿的白衣:
    1    白衣是指活著的;活著就是穿白衣。
    2    如果我們在屬靈上是死的,我們就是污穢的;這樣一個死了的人是最污穢的人;並且如果我們死了,我們就是赤身的—十六 15。
    3    我們需要活的衣服來遮蓋我們;這活的衣服就是基督自己,藉著賜生命的靈作到我們裏面;得著這衣服惟一的路,就是轉到靈裏並活在調和的靈中—加四 19,弗三 16,林前六 17,羅八 4。
    4    在啓示錄三章五節這應許裏,穿白衣是在千年國給得勝者的獎賞;他們在今世的行事爲人,在來世要成爲他們的獎賞。
三    每一個基督徒都需要兩件衣服—路十五 22,太二二12:
    1    頭一件是救恩的衣服,表明基督在客觀方面作我們的義:
        a    在路加十五章二十二節,浪子回家的時候,父親對他作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上好的袍子加在他身上。
        b    穿了上好的袍子,他就得著稱義,並且蒙稱許了;這就是說,他在基督裏得著稱義,基督作了他義的遮蓋。
        c    他被基督作他的義所遮蓋;因此,稱義的衣服是爲著救恩。
    2    除了稱義的衣服之外,我們還需要另一件衣服,使我們能蒙主稱許,討主喜悅—太二二 12,啓三 5 上:
        a    這件衣服是爲使我們得稱許而蒙悅納,表徵我們所活出的基督,在主觀方面作我們的義—腓一 21,三 9:
            (一) 啓示錄十九章八節『明亮潔淨的細麻衣』就是指這第二件衣服。
            (二) 照著豫表,詩篇四十五篇裏的王后有兩件衣服,一件是爲著救恩,另一件是爲著使她能與王一同掌權(8、13 ~ 14)。
        b    我們已經蒙了拯救,得了稱義,有了第一件衣服—爲著我們的得救,基督作我們客觀的義;現在我們需要往前經歷基督作我們主觀的義,使我們可以有第二件衣服—腓三9。
        c    基督作我們客觀的義是加在我們身上的,但基督作我們主觀的義乃是從我們裏面出來的。
        d    啓示錄三章五節的白衣乃指這第二件衣服;我們需要這第二件衣服,使我們得賞賜,進入國度與主同行,就是與祂一同掌權—提後二 11 ~ 12。
四    我們都該勝過宗教裏死的光景,征服各種的死亡,並穿白衣—啓三 4 ~ 5 上。
 
 
職事信息摘錄:
召會的情形
按名是活的,其實是死的

主對撒狄召會的使者說,『我知道你的行爲,按名你是活的,其實是死的。你要儆醒,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;因我沒有見到你的行爲,在我神面前有一樣是完成的。』〔啓三 1 ~ 2〕這兩節聖經,對所謂的更正教,畫出了一幅完全的圖畫。許多人認爲改革的更正教是活的,主卻說她是死的。因此在她死的情形中,她需要活的靈和發亮的星。
那剩下將要衰微的事
在二節主說,『要…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(直譯,死)的。』那剩下的,就是那些曾經失去,又爲改教運動所恢復的事,如本於信得稱義、公開的聖經等。這些事雖然恢復了,卻是將要衰微的,將要死的。因此,更正教需要復興,使這些事繼續存活。這是更正教的真實光景。
沒有一樣行爲是完成的
主也說,『我沒有見到你的行爲,在我神面前有一樣是完成的。』改教運動所發起的事,沒有一樣是『完成的』,所以需要在非拉鐵非的召會來完成。在神看來,在所謂的改革召會中,沒有完成的工作。不要以爲本於信得稱義這件事,在他們中間完成了。你若有內裏的看見,就知道路德馬丁所恢復的本於信得稱義,仍然很淺,因爲路德沒有太在生命一面摸稱義,乃是主要在道理一面,在表面上摸這個問題。爲著這位神大用的僕人,我們感謝主,但是他並不完全。在他手中的工作,沒有一件是完成的。在路德的時期所恢復的東西,一直是死沉沉的,且仍是將死的。因此,許多更正教的公會經常要有復興運動。
關於〔撒狄〕召會要緊的點,就是死而又死。雖然她按名是活的,其實卻是死的。我們許多人都能見證,我們得救的時候,原來很活,但自從屬於某個公會以後,就像被放進了冰箱;不過幾個月,我們就冷淡下來,也就死了。改革的召會就是叫人死。我原先就是在一個所謂的更正教公會中長大的,我知道那裏絲毫沒有生命,幾乎在每一面都充滿死亡(啓示錄生命讀經,二○二至二○四頁)。
得勝者撒狄還有幾名
未曾因死亡玷污自己衣服的
在四節主說,『然而在撒狄,你還有幾名是未曾玷污自己衣服的。』在聖經裏,衣服表徵我們行事爲人並生活上的所是。玷污衣服在這裏特指沾染死亡。在神面前死比罪更能玷污人(利十一 24 ~ 25,民六 6 ~ 7、9)。這節裏的玷污,是指一切帶著死亡性質的東西。撒狄的玷污,不是被罪玷污,乃是被死亡玷污。死比罪更污穢。按照舊約,若有人犯罪,只要獻贖罪祭,就得著赦免(利四 27 ~ 31)。但是,若有人摸了人的屍體,他必須等七天之後才得潔淨(民十九 11、16)。這就是說,死的玷污遠比罪的玷污嚴重。今天的基督徒對死沒有感覺。
你若去拉斯維加斯賭場賭錢,你會覺得犯了罪;但你若死氣沉沉的來參加聚會,你並不感覺有甚麼嚴重。可是在神眼中,這個死的光景,比在拉斯維加斯賭場裏賭錢更嚴重。基督徒都定罪罪,卻不定罪死。人就是坐在聚會中像殭屍一樣,也不覺得有甚麼錯。我不喜歡接近死的東西。有一天,我母親死了,雖然我們都很愛她,卻都不敢整夜陪在她的屍體旁邊。若你親愛的妻子爲你作事而把自己弄髒了,你會更愛她。但是她若死了,你就不願意靠近她的屍體。主憎惡死亡。但是大部分在改革召會裏的基督徒,沒有這種對死的觀念。他們可能說,『公會有甚麼不對?』公會不但不對,更充滿了死。殯儀館裏的屍體並沒有甚麼不對,但充滿了死。死是最大的問題,是最醜陋的!對神來說,死其臭無比,是祂所不能容忍的。
我們在地方召會中,都要憎惡死。我寧願看見召會中的人有錯,也不願看到他們發死。我曾多次問一些弟兄姊妹,爲甚麼在聚會裏不盡功用,通常他們的回答是怕說錯了話。我對這些答覆的反應是:『你出錯越多越好。活的孩子最會犯錯,但墳墓裏的死孩子再也不會犯錯。』你若只坐在聚會裏動也不動,當然永遠不會出錯。雖然你可能對了,但你是死的對。我寧願要活的錯,也不要死的對。我或許犯錯,但人人都知道我是活的。你寧願要死的對,還是要活的錯?
穿白衣與主同行
主論到那些未曾玷污自己衣服的人說,『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,因爲他們是配得過的。』(啓三 4)『白』不但表徵純潔,也表徵蒙稱許。在這裏,白衣表徵行事爲人並生活不受死亡玷污,並要蒙主稱許。這是與主同行,特別在要來的國度裏與主同行的資格。
對得勝者的應許
我們若把啓示錄二章和三章的上下文好好讀過,就會看見在這七封書信中,每一次主給〔得勝者〕的應許,嚴格說來,都是指著要來的國度,不是指著永世,指著我們永遠的定命。這些應許都是指著我們在要來國度裏的前途。這是我們明白這七封書信中所有應許的基本並管治原則。在三章四節中,主應許那些活的聖徒,就是那些沒有玷污自己衣服的人,要穿白衣與祂同行。這事要發生在甚麼時候?乃是在基督婚娶的日子,這日子要持續一千年。穿白衣與主同行,是指在這一千年裏與主同行。但在原則上,這也必須應用到我們今天與主同行的生活。
主在五節裏說,『得勝的,必這樣穿白衣;我也絕不從生命册上塗抹他的名,並且要在我父面前,和我父的眾使者面前,承認他的名。』這裏的得勝,是指勝過更正教死的光景,卽勝過死的更正教。五節全節,都是主給得勝者的應許,要成就於主回來之後的千年國。
身穿白衣,與主同行
第一,主應許得勝者『穿白衣』。在這應許裏,穿白衣是在千年國給得勝者的獎賞。他們在今世的行事爲人,在來世要成爲他們的獎賞。每一個信徒都需要兩件衣服:頭一件是爲著我們得救的稱義,表明基督在客觀方面作我們的義。在路加十五章,浪子回家的時候,父親爲他豫備了上好的袍子。父親對他作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這件上好的袍子加在他身上。浪子穿上這件袍子以後,在父面前就得稱義了。他本來是個可憐的叫化子,不配與父親在一起;但是一旦穿上袍子,他就得著稱義,並且蒙稱許了。這就是說,他在基督裏得著稱義,基督作了他義的遮蓋。他披戴了基督作他的義。因此,這件稱義的衣服是爲著救恩的。然而,除了這件衣服之外,我們還需要另一件衣服,使我們能蒙主稱許,討主喜悅。啓示錄十九章八節『明亮潔淨的細麻衣』就是指這第二件衣服。照著豫表,詩篇四十五篇裏的王后有兩件衣服,一件是爲著救恩,另一件是爲著使她能與王一同掌權。我們得救以後,需要成熟並勝過一切的阻撓和打岔。我們必須奔跑賽程,達到目標。當我們奔跑賽程的時候,有許多事物阻撓我們達到目標,我們必須勝過這一切阻撓。
不錯,我們已經蒙了拯救,得了稱義,有了第一件救恩的袍子;但我們必須往前達到成熟,達到我們的目的地。
我們若這樣行,就必得著賞賜。這不是得著基督作我們客觀的義,乃是經歷基督作我們主觀的義。基督作我們客觀的義,是加在我們身上的,但基督作我們主觀的義,乃是從我們出來的。我們必須把基督活出來,作我們的第二件衣服。這件衣服是爲著得賞賜。啓示錄三章五節所說的白衣乃指這第二件衣服;我們有了這第二件衣服,就能討主喜悅,並且要得著賞賜(二○六至二一○頁)。
基督是那要像賊一樣臨到的一位
三節說,『若不儆醒,我必臨到你那裏如同賊一樣。我幾時臨到,你也絕不能知道。』這節經文指明基督是那要像賊一樣臨到,偷取祂的寶物(祂所寶貴的尋求者)的一位。賊是在人不知道的時候,來偷取貴重的物品。許多信徒旣在屬靈上是死的,就不會察覺主向尋求祂的人隱密的顯現,要像賊一樣臨到,因此需要儆醒。
新約中關於主再來的啓示,不是按照我們天然的領會。照我們天然的想法,主會突然從諸天之上的寶座降臨到地上。然而按照神純淨的話語,主的回來乃是一段過程。祂的回來要從祂的寶座開始,經過一段過程,直到祂降臨,在哈米吉頓爭戰爲止。主將從寶座降到空中,在那裏要完成許多事:大體聖徒的被提,在審判臺前的審判,以及羔羊的婚娶。這一切在空中完成以後,主就降到地上。早期的得勝者,包括男孩子(十二)和初熟果子(十四)的被提,是在主回來過程開始的時候發生的。換句話說,當他們被提的時候,主回來的過程就開始了。
基督要隱密的回來,像賊一樣(三 3 下,十六 15)。沒有一個賊會豫先告訴你,他甚麼時候要來。當基督像賊一樣,隱密的來臨時,祂要來偷取貴重的東西。賊不會偷沒有價值的東西,賊只偷寶貴的東西。我們必須在主眼中看爲寶貴。我們必須成熟顯爲貴重,祂才會來把我們隱密的提去。只有那些在生命裏成熟,在魂裏變化的人,才彀貴重讓主偷走。只要我們沒有變化,這位賊絕不會光顧我們。祂隱密來臨的時間,是沒有人知道的。我們都當問自己,我們是不是貴重的?當基督隱密的來臨時,我們配不配被基督偷去?
主來是像賊一樣(太二四 43);在突然之間,有一些信徒,就是早期的得勝者,要被主取去。沒有人知道,主回來的過程要開始於甚麼時候,以及早期的得勝者要在甚麼時候被提。但那事一臨到,我們就沒有時間豫備自己了。我們必須在那個時辰之前徹底豫備好。因此,我們都要豫備好,並要儆醒。
在馬太二十四章四十至四十一節,主說到祂隱密的來臨時說,『那時,兩個人在田裏,取去一個,撇下一個。兩個女人在磨坊推磨,取去一個,撇下一個。』主耶穌非常有智慧,祂用兩個弟兄在田裏,兩個姊妹在磨坊推磨作例子。表面看來兩個弟兄都一樣,兩個姊妹也都一樣;但突然間,一位弟兄和一位姊妹被提去了。主說完了這個例子後,說,『所以你們要儆醒,因爲不知道你們的主那一天要來。但你們要知道,家主若曉得賊在幾更天要來,他就必儆醒,不容他的房屋被人挖透。所以你們也要豫備,因爲在你們想不到的時辰,人子就來了。』(42 ~ 44)就在我們工作的時候,根本沒有想到基督要來,我們中間有些人會突然被提去。因著祂來像賊,我們必須儆醒(新約總論第十四册,九八至一○○頁)。